科学研究
Scientific Research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正文

转发常德市科技局关于组织申报2016年度常德市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

日期:2016年05月12日   作者:      来源:        编辑:       浏览:

院属各科室:   
   根据常德市科技局《关于组织2016年度常德市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通知》精神,现将申报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计划类别
    (一)科技支撑计划
       主要是工业、农业、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支撑计划。
    (二)创新平台建设
     主要是国家、省级平台创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网上技术交易平台推进计划、众创空间、星创天地。
    (三)人才计划
    包括科技特派员计划、博士创新创业计划、创新团队计划。
    (四)民生科技计划
   开展人口健康、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公共安全、防灾减灾、城市与城镇化、文化创意等领域先进科技成果的应用示范以及基层社会管理的创新实践,促进民生事业发展。
    (五)应用基础研究
    (六)科普与软科学
    二、申报方式
    由推荐单位负责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的计划项目组织和推荐申报。不单独受理个人的申报。推荐单位包括市直有关部门、有关区县市科技局、省级高新园区、在常大专院校与高等职业院校、在常省属科研院所。
    三、申报要求
    1.科技项目计划实行研发团队集体申报。由推荐单位统一组织申报推荐,研发团队一般由5人以上成员组成,软科学研究计划可减至3人以上,团队成员共同承担项目的实施,团队负责人牵头组织项目实施,团队成员限参加申报一个项目。团队负责人及成员应为在职工作人员。
    2. 申报和推荐单位严把推荐关。申报单位要认真组织申报,确保申报项目的真实性。推荐单位要对申报单位的申请资格、申报书的真实性、可靠性等进行认真审查,严格把好推荐关。并执行以下要求:
    (1)不在《申报指南》范围内的项目,不推荐申报;不得以在研或未结题的市科技计划项目重复申报;不得以相同内容多头申报。
    (2)承担市科技项目计划未结题的原项目负责人,不得参与项目申报;承担市科技项目计划长期不验收结题的单位和原项目负责人,不得参与项目申报。
    3. 符合《申报指南》中的具体要求。
    4.申报单位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良好的社会诚信度。
    四、申报程序
    1.申报单位登陆常德市科技网(网址为:http://base.hncdst.cn/(S(r23zplgixichphqpnyxzplnh))/base/base/login.asp),进入“项目申报系统”注册后选择“申报单位登录”进行登录。已注册过的申报单位凭原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不需再注册,申报单位密码可向项目受理中心咨询。
    2.申报单位在线填写申报书,提交相应的推荐单位。申报多个项目的单位,由申报单位管理员给团队负责人分配用户名及密码,团队负责人组织填写申报书,由申报单位统一提交推荐单位。
    3.推荐单位进行初审,提出推荐意见,经“计划管理系统”统一推荐到市科技局。
五、申报材料
    申报单位直接在“计划管理系统”填报申报书。申报时不需提交纸质申报书,待立项后上报申报书两份,在线填写立项合同,经审核后打印并提交3份纸质合同到市科技局。
    六、申报时间
    网上申报日期为2016年5月9日至2016年6月20日。
    七、咨询方式
  有关项目申报的未尽事宜,可咨询市科技局相关计划归口科室。
  申报咨询电话:   
     市科技局科技规划科           7256509
     市科技信息港项目申报受理平台      7221369
    医教科                           7199611
 
                               医教科
                             二○一六年五月九日

  附件: 2016年度常德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doc

2016年度常德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本指南是组织编制与实施2016年度常德市科技计划项目的主要依据,也是科技管理部门、项目申报单位、项目申报者组织申报本年度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的主要依据。2016年科技计划项目以科技支撑计划、平台建设、人才计划、民生计划、应用基础研究、科普与软科学六个部分实施。
一、科技支撑计划
科技支撑计划采取前补助方式,实施期限1-2年;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发展、重大民生建设和重大社会需求的关键和共性技术问题,组织申报。
工业科技领域
1、先进制造技术及信息化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研究
   开展中高端机械智能控制技术研究,新型自动化仪表、仪器技术;现代检测技术与装置;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推进关键零部件研制,提高产业配套能力,为开发新型中高端工程机械装备提供技术贮备,促进工程机械装备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新材料研发及产业化
高性能结构材料,新型光电子功能材料,特种性能的高分子材料,节能与环保用新型材料及器件,生物医用材料等的开发与产业化;高性能金属材料、特殊合金材料研究开发及推广应用;新型环保材料生产工艺及技术;表面涂层材料及涂覆技术;半导体材料、纳米材料、环保材料、功能陶瓷材料的研发。
    3、智能农机装备关键技术研发
(1)水稻、油菜等粮油经济作物种植及收获机械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
围绕南方高产水稻、油菜等粮油作物种植及机械化收获,研究耕整地机械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种植机械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收获机械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农机装备自动控制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
(2)经济林机械化抚育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发
南方经济林,研发除草、垦覆、深松、深开沟施肥、修枝整形等系类抚育作业装备;开展关键工作部件表面改性技术、除草作业机构抗缠绕技术研究;并开展丘陵区经济林抚育管理机械化作业的大面积示范推广。
    4、新能源与高效节能产业技术研究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研究开发;清洁生产技术开发及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研究;高效节能技术和相关产品。
    5、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通过以变压器、断路器、互感器、分压器、智能控制系统为代表的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关键技术研发,以智能电表、储能装置为代表的智能配用电关键技术研发,提升我市在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制造、智能配电网关键装备、智能电网调度与控制方面的产业影响力。
农村科技领域
1、农产品精深加工
(1)粮油、畜禽及水产品精深加工。开展粮油精深加工的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展高品质畜禽水产品类产品精深加工及产业化开发,以及畜禽屠宰等废弃物利用及产业化。
(2)茶、林产品及果蔬精深加工。开展制茶新技术、抹茶系列食品研究及产业化开发;开展林特产品保鲜与精深加工系列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生产;开展果蔬、果汁产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展食用菌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开发食用菌系列深加工产品。
(3)农产品质量安全。开展农产品加工与储运过程中品质与安全控制技术研究,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与储运质量安全标准与评价体系;运用现代检测技术,建立先进的农产品品质及掺假分析检测方法,完善农产品制品的质量安全体系。
2、主要农作物育种
(1)优异种质资源鉴定技术与新基因发掘。开展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重要性状精准鉴定技术研究,定位和克隆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及其控制元件,解析基因功能,阐明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
(2)育种方法与材料创新。建立农作物定向改良的育种方法,以及高效精准的分子育种技术体系;创制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的突破性育种材料。
(3)重大新品种培育。选育优质、高产、多抗、高效、适宜机械化生产、广适型的主要农作物重大新品种,并示范应用;建立新品种标准化和规模化测试技术体系。
(4)良种生产与种子质量控制。研发主要农作物良种规模化生产、加工与质量控制等技术体系;建立种子物联网信息系统和智能基础数据库,构建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管和服务技术平台。
    3、农村农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围绕我市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及现代农业科技服务需求,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攻克一批对我市农业未来发展有重大影响和重大应用前景的现代农业智能化关键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
   (1)农业全产业链监管监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①农业物联网技术研究与应用
重点研究农业传感网络、物联网透彻感知、数据可靠传输及智能处理等技术,开展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与推广。
②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重点研究传感器、RFID、二维码等技术在食品追溯平台上的集成应用,研究基于GAP、GMP、GSP、HACCP等食品安全管理规范的质量溯源平台构建技术,实现农产品生产、流通、储存等各个环节的全面监管监控。
③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构建技术研究与应用
重点研究农产品信息发布、交易、配送等环节关键技术,移动电子商务平台构建技术等。
  (2)农业信息服务系统集成与示范
①基于移动互联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系统研究与示范
研究基于移动互联网、页面信息抽取、个性化用户模型等技术,构建支持移动设备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和农业科技多媒体培训资源。
②智慧农场信息服务系统研究与示范
研究农田环境信息感知、数据传输与智能处理、环境设备调控等集成技术,实现规模化种养基地生产智能化监控与自动化管理。
林业科技研究与示范
  油茶品种改良与示范,林下经济研究与推广示范,林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
   4、科技扶贫
   支持科技企业、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等以公司+农户+基地形式,因地制宜,开展“种养加、产供销”模式,进行农村新品种、新技术培训、推广,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增加值,培育科技产业,开展科技扶贫。
社会发展科技领域
   1、创新药物研究开发
    (1)创新药物研发。针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免疫性疾病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重大疾病,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创新、重大产业化前景和重大市场效应的化学药物、生物技术药物和新型药用辅料。
(2)仿制药品研发。依据技术进步和政策法规要求,开展临床急需或短缺的仿制药品的研发;进行已上市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和质量提升的相关技术研究,提高药品的质量与标准;选择具有市场竞争力及出口潜力大的品种,开展关键医药中间体的研发。
    (3)中药新药和产品研发。研究开发中药新药和中药新剂型;对确有疗效的中药传统制剂和中药大品种进行再次研究开发;利用我市特色中药资源,开展中药保健食品技术研究和相关产品开发。
2、医疗卫生与人口健康
(1)疾病防治适宜技术临床规范研究
围绕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区域性常见病、多发病,以病种为对象,围绕发病机理、预防、诊断技术、个体化治疗、综合防治、康复技术等方面急需突破的技术难题进行综合性创新研究。
重点支持中医药防治常见病、恶性肿瘤等创新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预防保健研究及推广应用,研制开发药食同源类功能性食品。
支持优生优育、居家养老研究。
3、公共安全
安全生产技术与设备,重点支持安全环保烟花爆竹开发与事故预防控制关键技术,烟花爆竹生产设备安全智能部件与关键技术等。
消防安全。
食品安全技术,特别是食品安全可追溯技术。
防震、防灾关键技术。
4、资源环保
   (1)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
针对我市经济发展的技术需求,重点支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机动车,废旧车用动力电池、蓄电池再生和资源回收技术的研发及工程示范,废旧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废旧高分子材料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装备。
(2)大气污染防治关键技术与示范
针对本地区大气细颗粒物(PM2.5)、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氮氧化物等主要大气污染物,重点支持大气污染成分特征分析和源头控制技术研发及工程示范,大气多污染物联合控制技术及成套设备研究,气象条件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影响预报预测技术研究,区域大气质量改善及其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针对PM2.5的个人和家庭防护产品研究开发应用。
   (3)土壤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以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为重点,研发土壤污染来源、发生机制及污染特征监测技术与土壤环境预警技术,重点支持土壤物理修复、化学修复(钝化剂、调节剂、降解剂)与生物修复(植物、动物、微生物)相结合的综合修复技术研究与集成,高效低成本的土壤修复制剂的开发,受污染工业场地、耕种土壤等开展试点土壤修复示范等。
    5、海绵城市建设
开展城市排水防涝信息系统或城市内涝监测预警系统等研究和应用;城市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针对雨水收集利用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究,进行节水关键技术、节能产品的开发;针对雨水湿地、下沉式绿地、植被缓冲带等进行雨水系统建设研究及应用;城市水环境污染综合防控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屋顶花园研究与示范。
申报科技支撑计划要求:
科技支撑计划要求:
(1)项目须具有明确的产业化前景、推广应用前景,具有较好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条件。
(2)突出企业主体进行申报,鼓励产学研结合,强化产业化目标导向。
二、创新平台建设
创新平台建设采取后补助方式,实施期限1—3年。
1、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重点支持以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新型功能材料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技术、网络空间安全、光学工程、特色农林产品精深加工技术、重大新药创制再制造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等技术等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方面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申报单位须符合《常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的要求。
国家、省级平台创建
支持对常德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有重大推动作用的、获得国家、省级平台认定的各类创新平台,院士工作站。
  3、网上技术交易平台推进计划
  加快培育和繁荣我市技术交易市场,推动网上技术交易发展,充分发挥科技中介机构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积极作用,支持网上技术交易平台从高校、科研院所、非关联企业和个人引进的技术成果。申报条件参照《常德市网上技术交易专项补助暂行办法》的要求。
4、众创空间
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支持星创空间建设,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5、星创空间
加强针对农村创业的专业技术指导和服务,建设创业孵化平台,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民工返乡创新创业,融合信息化、园区建设、科技金融等平台,展示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建设环境优美的田园城镇,为农村创业提供技术支撑和商务、法律、金融、财务、培训等一条龙孵化服务,打造农村版众创空间。
三、人才计划
    包括科技特派员计划、博士创新创业计划、创新团队计划等3个计划。
   (1)科技特派员计划
    支持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引进农产品加工项目,延长产业链,拓宽服务模式,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示范;新拓展一批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项目;积极支持科技人才深入企业,指导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协同创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一般实施期限1年。
(2)教授博士创新创业计划
围绕主导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打造高端人才荟萃、创新要素集聚、创业激情涌动的创业氛围。支持海内外,本市教授、博士及专业人才与我市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或联合攻关,鼓励博士带项目进入孵化器进行创业。一般实施期限1—3年。
(3)创新团队计划
支持以《常德市创新团队建设工程实施意见》为要求,结合科技项目,培养创新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支持入驻孵化器及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创新团队。一般实施期限3年。
    四、民生科技计划
重点开展人口健康、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公共安全、防灾减灾、城市与城镇化、文化创意等领域先进科技成果的应用示范以及基层社会管理的创新实践,促进民生事业发展,促进民生科技产业发展,提升科技服务社会的能力,鼓励基层组织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组织等合作开展民生科技开发与应用示范。实施期限1-2年,采取前补助方式。
 (1)提高健康水平
常见病、地方病、传染病防控技术研究示范。实用医疗器械、中医适宜技术及残障人群康复和生活用具实用技术产业化研究示范。引导和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适宜健康技术和产品在广大农村和社区的示范推广及科学普及。强身健体科技成果和技术示范推广。
(2)促进公共安全
加强食品安全检测、预警、溯源、控制等技术示范和推广应用。开发示范安全生产新技术、新成果。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技术及装备的研发及产业化。研究和推广示范防范和打击犯罪的技术装备,实施科技强警示范工程。
(3)提升环境质量
实施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的示范应用。推广应用饮用水净化技术、生活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展城镇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和环境综合治理综合科技示范。推广和示范节能和绿色建筑新技术、新产品。实施区域生态恢复与保护综合示范工程。
(4)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建立极端天气灾害和重大地质灾害的预测监测和应急技术体系。实施灾害预报预警、应急救援技术与装备的研究与开发。灾后恢复重建技术集成示范。
五、应用基础研究计划
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建设智慧常德、促进科技惠民等为导向,在我市特色优势领域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实施期限2年,采取前补助方式。
(1)先进装备制造。装备制造的基础设计理论、数字化制造、智能制造的应用基础研究,关键部件制造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基础研究。
(2)新材料。金属新材料及制备,大型复合材料与构件,以及生物基材料和医用新材料等新兴材料制备的应用基础研究
(3)现代农业。主要农林作物和畜禽水产生物育种的应用基础研究,农林作物栽培和畜禽水产健康养殖的应用基础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应用基础研究等。
(4)人口与健康。地方病、多发病、重要传染病的发生发展机理及防治的应用基础研究,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的转化医学研究。
申报要求:
研发团队中3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研人员不得低于40%。
    六、科普与软科学
实施期限1—2年,采取前补助方式。
(1)科普基地建设,重点支持省级科普基地提质升级、特色活动开展。支持科技活动周、知识产权日、创新创业大赛等大型群众性科普活动,具有地方、行业特色的各类大型科普活动。
(2)软科学
围绕全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展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科技服务创新、管理创新等研究,提出对策举措,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社会和谐进步,加快建设创新型常德献智献策。

 

返回列表页

beat365中文版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0 地址:常德市人民路4253号